“不容易啊,太不容易哦,作为池州市第一任海螺办公室主任,从开始接洽到签订协议直至建成投产我自始至终全程参与,个中酸甜苦辣已深深植入我的脑海里,可以说终生难忘……”近日,记者就采访池州海螺发展历史敲开池州市发展和计划委员会原主任张达人家门时,这位年过七旬老人正在早餐,得知来意后他一把推开碗筷,迅速地打开记忆闸门,情绪高昂地进入“池州海螺时光”。 ▲七线全景 我是池州地改市后调任市发展和计划委员会工作的,大概在年3月。当时是池州市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企业普遍亏损,一个大型工业企业也没有,财政入不敷出,交通闭塞……上任之初,我带着同事去省发展和计划委员会主任办公室,想争取点项目,没想到这位主任很“不给面子”,甚至都没有叫我俩坐下,三言两语就给我们打发走,这件事狠狠地刺激了我,也极大地激发了市发展和计划委员会一班人不蒸馒头争口气、奋发有为上项目的坚强决心,张达人用一个故事就说明当时池州在省里的地位。 ▲年2月18日,公司日产日产吨水泥熟料国产化示范线开工庆典 建市之初,百业待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发展战略,我们发计委上下就围绕发展战略研究怎么实现工业强市,工业强市核心要有工业项目作支撑啊,一方面向上积极争取不放松,继续加大跑省跑部力度,另一方面开展深入调研,我们提出要上大项目必须发挥区位、资源优势,还要注重引资引技相结合。 ▲年12月25日,三期4Xt/d熟料生产线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引进海螺这件事还真贴切。张达人一边说,一边搬出有一米多高的有些泛黄工作日记,年4月下旬,周末回青阳时,遇到一个叫孙定的熟人,闲聊时告诉我,他哥哥所在的安徽海螺集团这几天正在枞阳考察选址大型水泥厂,我就联想到利用贵池区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能否引入海螺的项目?我立即电话向常务副市长汇报,市里很重视,市长沈卫国随即向郭文叁董事长发出邀请,郭文叁答应“五一”节后派人考察。记得是5月4日,海螺集团副总余彪一行考察了我们推荐的牛头山2个厂址,介绍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还拥有丰富的粘土、砂岩和铁矿资源,又临长江黄金水道,水运十分便利,双方就在池州建设千万吨级的大型水泥基地很快取得共识。随后,海螺集团组织了石灰石、粘土、砂岩和铁矿资源的勘察及可研报告的编制,8月签订了投资、用地、用电、港口、三通一平等一系列合同、协议。 ▲三期工程首条t/d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 年11月正式成立池州海螺公司。合同约定,一期工程建设两条t/d水泥熟料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于年2月动工,年7月份投产,这是我国首条低投资、国产化的新型干法示范生产线,被《中国水泥史》誉为“中国水泥技术发展史上采用国产设备建设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厂的又一个里程碑”。第二条生产线于年9月份破土动工,年10月份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建设t/d生产线,该线于年6月份破土动工,年8月份建成投产,该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为我国水泥生产技术走向国际领先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期工程点火仪式 在此基础上,自年开始,又开展了三期工程建设4条t/d水泥熟料生产线,至年4月第四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池州海螺熟料总产能达到万吨,成为海螺集团公司特大型熟料生产基地之一。 ▲水天一色的厂区 按照水泥行业的传统观点,三条生产线建设周期至少要3至5年,但池州海螺只用了30个月就将三条线全部建成,平均每条线的建设周期仅为10个月,曾被中国水泥界称为“海螺速度”。更重要的是,日产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是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示范线,其核心系统———烧成系统的工艺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日产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不仅在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而且为其后日产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准备。可以说,没有池州海螺日产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就没有海螺集团其后在铜陵、枞阳等生产基地的四条日产吨水泥熟料生产线。 ▲意气风发的员工 池州海螺不断做大做强,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成为我市经济迈上发展快车道的“助推器”。年,池州海螺二期竣工投产当年,一、二期项目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2.6%,对池州工业增长贡献率为60.1%;上缴税收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3.4%。 有人形象地称,“池州海螺让池州经济乘上了‘直升飞机’”。池州海螺对地方的贡献还体现在繁荣周边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牛头山镇依托大企业优势,适时提出打“海螺牌”,将池州海螺当成对外招商的一张名片,广泛宣传,积极推介,先后引进双赢矿业、瑞晟金矿、湘安矿业、黄山铁矿等多家外来投资企业;市、区重点项目中石油油库、贵航万吨特钢等一些上亿、十几亿的大项目也先后落户该镇。 ▲美丽的海螺集团远景 “年,池州海螺全年生产熟料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多万元,全年实现税额多万元,缴纳税款多万元。”尽管已经退休十几年,但张达人依然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怎么治愈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