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八百里皖江,流经池州公里,在认真落实习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中,池州市从严管理“三条船”:渔船上岸,砂船清零,货船治污,实现长江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从岸上到水上全覆盖,进一步筑牢长江生态防线,再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的池州实践。

渔船上岸长江捕鱼成为历史

腊月小年前,在池州市贵池区迎宾花园小区,渔民徐清花在阳台上晾晒起了腊肉,从渔船上搬到新房里,她家年货里的主角也由鱼变成了肉。2个月前,徐清花签订协议,家里11条大小渔船全部上交进行拆解。利用补偿的30多万元,她将安置房装修一新,搬新家,嫁女儿,双喜临门:“这个房子比在船上住的舒服,以前起风下雨,有时候洪水下来,我们晚上睡觉都睡不好,现在人心里安稳些,不用睡觉都担惊受怕的了。“小的时候,我有一次从船上掉到水里,差点淹死,我大声呼救,爸爸妈妈把我救了上来,每到放假,我妈妈就十分担心我的安全”渔民胡松青的儿子胡文龙回忆起船上生活,这次经历让他刻苦铭心:“我就在作业本上写了一句话,我再也不想住在船上了”。

除了生活上的诸多不便,鱼也越来越难捕。“20多年前,鱼还挺多的,现在越来越少了,一次出船,只能捕捞一小盆的样子,都是小鱼”,从父辈到近几年,胡松青越发的感到捕鱼营生要迎来告别的时刻了。前不久,他也将4条渔船上交拆解,获得了16万元的补偿。胡松青打算利用这笔钱,做点其他事情,转产转业:“国家要保护生态水生态,从大局考虑我们要响应国家政策,要保护长江生态,要搞渔民转产。

随着生态环保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还被划为了保护区,捕鱼被严格禁止。目前,池州市境内有水生生物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秋浦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湓河鰕鯱鱼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年12月1日起,长江池州段率先开启10年禁捕,徐清花、胡青松这些长江边还在坚守的渔民,也彻底告别了捕鱼生涯。至此,池州市5处水生生物保护区和公里长江干流户渔民全部上岸,艘渔船进行了拆解。池州市拿出万元补贴渔民减船退渔。

按照“退得出、留得住、保稳定、不返贫’的要求,池州市、县两级人力社会资源保障局对退渔后的渔民及时开展了就业培训和招聘会,同时积极开展转产转业的各项措施,促进再就业工作。全市渔民大多办理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约97.5℅,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约为58℅,约8℅的人口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

砂船清零长江采砂销声匿迹

1月15日下午池州市长江采砂管理联合执法队的队员们在长江航道池州市梅龙段进行每日例行巡逻。“长江池州段有多处优质江砂沉积点,过去非法采砂猖獗,有些采砂人知道长江岸边附近的砂子比较好,就专门从大堤附近吸砂,不仅污染长江,对防汛安全也造成很大隐患”池州市长江采砂管理联合执法队队员何词亮一边审视着江面,一边介绍说。

年5月,池州市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池州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坚持“管、打、拆、清、建”,以法规形式明确了砂石资源公开出让、采砂船舶集中停靠、违法行为纠正代履行等关键管理措施,加上之前一年,由池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牵头,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安庆海事局、市港航管理局、市、区水利局等6家单位联合组建的长江采砂联合执法队,池州市实现对河道采砂全链条、无死角监管。

为强化源头管控,池州市制定《池州市河道采砂船舶拆解工作指导方案》,实施采砂船舶拆解工作,鼓励采砂船舶业主转产转业、自主创业、自愿拆解采砂船舶。截至目前,已清理拆解‘三无’采砂船舶艘,占拆解任务的91.6%,其中,长江已拆解船舶95艘,占总量艘的93%。

重拳治砂、严打重罚,扭转了被动局面,省水利厅2次在池州召开现场会,水利部、交通运输部联合检查组督导池州市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时认为,池州市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已经由全江“难点”变成“亮点”,一举跃入全江先进行列,引来江苏、安徽沿江多市先后到当地考察学习。何词亮介绍说,年,执法队在日常巡逻中,只发现了一起外地船舶偷采江砂行为:“以前江面上采砂比较猖獗,现在通过重拳打击,全部清理了,水面几乎是没有了,水面已经平静多了,但我们的巡逻还是一如既往不放松,采取车巡和艇巡相结合的方式,全天候监管,筑牢治砂成果。”

货船治污长江水面旧貌换新颜

1月15日,在在池州市江口码头,来自江苏宿迁的吨级散货船刚一靠岸,池州市宇豪长江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的污染物接驳船就靠了上来,工作人员裴学宇登船将大船上的生活垃圾装进垃圾袋,同时利用管道将生活污水转移到接驳船上,这些垃圾将会再次通过车辆运送到岸上的垃圾场和污水处理厂:“年1-12月份,收集的垃圾是公斤,船只是条,天天天如此,在长江上收垃圾。”

“我们现在自己也养成习惯了,生活垃圾都会收集起来,等靠岸就交给他们转运到船上”,船主袁学德一边介绍,一边在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上签下了字。除此之外,他的船上还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和油污分离器两套污染处理装置。

数量庞大的货船是长江水域污染重要源头。年开始,池州市就开始建立池州市制定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监管联单、污染事故应急等“一案四制”制度,治理货船污染。(《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监管联单制度》、《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制度》、《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池州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处港口管理科科长陆由松介绍:“以袁学德的船为例,他的每次接受都要记录在案,同时垃圾的转运、处置,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有相应的记录,在日常巡查中如果没有这些记录,就要扣船整改,并进行高额罚款”。

年,池州市收集处置船舶污染物达到吨,同时全市艘吨以上的货船全部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堵断了污染排放源。陆由松:“们池州市公里长江干线上,有5家这样的接收企业,每家企业都配备了这样的接收船,所有到我们池州港范围内的船舶,5家企业实现全覆盖,每条船产生的污染物我们都能接收,保证不往江里排,不往江里丢”。

管好了“三条船”,也保护了一江水。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年全省16个地级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池州市在全省16个地级市中排名高居第二。年1-11月,安徽省长江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4.7%,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创三年来最好水平。对于在长江上跑了20多年的船老大袁学德来说,相比抽象的数字,长江的点滴变化他都看在眼里:“现在好多了,比前几年好多了,前几年江水特别浑浊,垃圾都漂在江面上,特别是岸边,很多垃圾,现在确实好多了,基本上看不见了”。

还有更多的精彩资讯和短视频

大家可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xw/66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