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6/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买房时,我们经常会问:阜阳的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凭什么?就因为是人口多吗?今天的这篇文章或许能够帮你解答心中的疑惑。

5月2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省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规划(—年)的通知。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地介绍了未来五年的九大任务,对合肥、阜阳、安庆等多个地市多次点名,眼看着一场全省大建设就要展开了,五年内阜阳水、陆、空交通网全面升级!你还不来看看?

安徽省有关部门公布了《安徽省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年)》。《规划》中提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发展优势、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民生改善意义重大。为大力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力争通过几年努力跨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坚实支撑,制定本规划。

根据规划,到年时,安徽省所有省辖市和半数以上县都将通达高铁;6个城市拥有或开建城市轨道交通;10个城市拥有民航机场;我们的网速能达到以“G”为单位的级别……

重点任务

在“重点任务”这一部分

安徽很多城市被“点名”

阜阳都出现在哪里

↓↓↓

构建快速客运铁路网

以完善快速客运铁路网和构筑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着力推进客运专线建设,提升改造既有普通铁路,加快城际、市郊(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完善路网布局和结构,强化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客货运枢纽建设,构筑现代铁路交通体系。

1.全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完善至全国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黄山至杭州、合肥至安庆、安庆至九江、郑州至阜阳、合肥至新沂(青岛)、宣城至绩溪、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池州至黄山、合肥至南京等高速铁路,进一步扩大快速铁路网覆盖面。—年,续建快速铁路公里,开工建设公里,建成公里。

2.不断完善普通铁路网。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拓展皖北、皖西地区普通铁路网,加密皖江、皖南地区普通铁路网,进一步完善普通铁路网布局。加快既有铁路扩能改造,提高铁路网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年,续建并建成普通铁路公里,开工建设公里,复线改造公里,电气化改造公里。

3.加快建设城际铁路网。建设皖江、皖北城际铁路网,提供快速度、公交化、大容量的城际运输服务,实现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至周边主要城镇、重点旅游景区之间的快速客运铁路联通,研究建设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四山联动快速通道”。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通过有序新建、利用既有资源等方式发展市郊、市域铁路。—年,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公里,建成公里。

4.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发展。建成合肥、芜湖市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启动淮南、马鞍山、蚌埠、安庆等市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线路建设。—年,续建城市轨道交通67公里,开工建设公里,建成公里。

5.加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依托铁路重点站场,基本建成不同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全省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合肥南、芜湖、蚌埠南、黄山北、安庆西、阜阳西、合肥西、芜湖北、宣城、亳州南等高铁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和阜阳北、宿州北、淮北青龙山、宣城巷口桥货运枢纽,马鞍山郑蒲港、安庆皖河新港、长风港铁水联运系统。

完善高等级公路网

以完善路网布局、扩大覆盖范围、提升通行能力、强化枢纽衔接为重点,统筹兼顾公路建设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便捷、内通外联的高等级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

构筑高等级航道网

加快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长江干流整治,基本实现芜湖以下航道常年维护水深达到10.5米,力争提高到12.5米,芜湖至安庆段提高到8米。加快淮河干流整治,将临淮岗以下河段航道等级提高到二级、以上河段提高到三级。加快建设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打通江淮联运通道,构建“两横一纵”航道主骨架。加快支流航道整治,打通“断水路”,提升涡河、沱浍河、新汴河、萧濉新河、水阳江、滁河、姑溪河、漳河、顺安河、青通河、秋浦河、泉河、窑河等支流航道通航能力。加快船闸建设,消除碍航瓶颈,建设沙颍河颍上、阜阳、耿楼复线船闸,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浍河南坪、五河复线、临涣船闸,新汴河团结、灵璧、宿县船闸,涡河涡阳、蒙城船闸,扩容改造合裕线裕溪、巢湖一线船闸。—年,新增高等级航道公里。

建立广覆盖民航运输网

以完善民航机场布局、提升航空运输能力、改善通航保障条件、发展通用航空和航空物流为重点,加快民航和通用机场建设,实施既有机场改造,推进临空经济发展。

1.完善民航机场布局。继续提升干线机场能力,不断完善合肥新桥机场设施水平,适时启动新桥机场二期建设。新建芜湖宣城、蚌埠、亳州、宿州、滁州民航机场,实施阜阳、黄山、九华山、安庆机场改扩建,开展新建金寨民航机场,迁建安庆、黄山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2.提升航空运输服务水平。扩大合肥新桥机场国内航线覆盖区域,通过与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合作,积极引入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培育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开辟和加密航线航班,基本实现与国内适航省会城市全部通航,力争航线网络延伸到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把合肥新桥机场初步建成区域性航空枢纽。培育支线航空网络,结合全省旅游大开发,加大投入,培育国际国内航空快线,打造精品旅游航线,努力把黄山机场建成区域性旅游航空枢纽。

3.加强通用机场布局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实际,编制全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指导各地有序开展通用机场建设,继续推进合肥骆岗、砀山、岳西、泗县、庐江、泾县、芜湖、黄山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

4.积极发展临空经济。以合肥新桥机场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运输保障服务和航空物流为重点,大力推进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合理发展黄山、阜阳、九华山等既有机场临空经济,对芜湖宣城等新建机场,在机场前期工作阶段同步规划临空经济区,实现临空经济区与机场统筹规划和建设。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工作任务

负责单位

时限要求

(一)构建快速客运铁路网

1

全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完善至全国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黄山至杭州、合肥至安庆、安庆至九江、郑州至阜阳、合肥至新沂(青岛)、宣城至绩溪、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池州至黄山、合肥至南京等高速铁路,进一步扩大快速铁路网覆盖面。—年,续建快速铁路公里,开工建设公里,建成公里。

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集团等

2

不断完善普通铁路网。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拓展皖北、皖西地区普通铁路网,加密皖江、皖南地区普通铁路网,进一步完善普通铁路网布局。加快既有铁路扩能改造,提高铁路网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年,续建并建成普通铁路公里,开工建设公里,复线改造公里,电气化改造公里。

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集团等

3

加快建设城际铁路网。建设皖江、皖北城际铁路网,提供快速度、公交化、大容量的城际运输服务,实现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至周边主要城镇、重点旅游景区之间的快速客运铁路联通,研究建设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四山联动快速通道”。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通过有序新建、利用既有资源等方式发展市郊、市域铁路。—年,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公里,建成公里。

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集团等

(一)构建快速客运铁路网

4

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发展。建成合肥、芜湖市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启动淮南、马鞍山、蚌埠、安庆等市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线路建设。—年,续建城市轨道交通67公里,开工建设公里,建成公里。

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等

5

加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依托铁路重点站场,基本建成不同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全省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合肥南、芜湖、蚌埠南、黄山北、安庆西、阜阳西、合肥西、芜湖北、宣城、亳州南等高铁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和阜阳北、宿州北、淮北青龙山、宣城巷口桥货运枢纽,马鞍山郑蒲港、安庆皖河新港、长风港铁水联运系统。

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集团等

(二)完善高等级公路网

6

实施高速公路网化扩容工程。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尽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大力推进“县县通”、国家和省重点扶贫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实施服务区和互通增扩建工程,提高通达通畅水平和服务能力。—年,续建高速公路公里(含改扩建高速公路公里),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公里(含改扩建高速公路公里),建成高速公路约公里。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控股集团等

(二)完善高等级公路网

7

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提级工程。以加强省际、市际联通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实施一级公路“网化工程”、二级公路“提升工程”和以路面改善为主的“品质工程”,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提高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提升综合保障水平,并促进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年,建成一级公路公里,升级改造二级公路公里,实施“品质工程”3公里。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等

8

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安全工程。以“四好农村路”为目标,推进农村公路延伸畅通、升级改造,提高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进程。—年,重点实施近4万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2万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座。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等

(三)构筑高等级航道网

9

加快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长江干流整治,基本实现芜湖以下航道常年维护水深达到10.5米,力争提高到12.5米,芜湖至安庆段提高到8米。加快淮河干流整治,将临淮岗以下河段航道等级提高到二级、以上河段提高到三级。加快建设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打通江淮联运通道,构建“两横一纵”航道主骨架。加快支流航道整治,打通“断水路”,提升涡河、沱浍河、新汴河、萧濉新河、水阳江、滁河、姑溪河、漳河、顺安河、青通河、秋浦河、泉河、窑河等支流航道通航能力。加快船闸建设,消除碍航瓶颈,建设沙颍河颍上、阜阳、耿楼复线船闸,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浍河南坪、五河复线、临涣船闸,新汴河团结、灵璧、宿县船闸,涡河涡阳、蒙城船闸,扩容改造合裕线裕溪、巢湖一线船闸。—年,新增高等级航道公里。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等

10

推进内河港口转型升级。以培育皖江航运枢纽、江淮航运枢纽、淮河航运枢纽为重点,优化港口布局,加强分工合作,提升港口功能。按照市场化原则,全面整合港口资源,构建统一的沿江港口营运管理平台,深化与上海港、宁波港、南京港战略合作。统筹集装箱、煤炭、建材、矿石码头发展,调整码头结构,引导大型公用码头和液货、LNG等专业码头发展。加快发展近洋运输、多式联运、江海联运、干支直达等高效集约的水路运输组织方式。—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1亿吨,其中集装箱万标箱。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等

(三)构筑高等级航道网

11

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连接沿江、沿淮重点港口、开发区、物流园区的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完善集疏运设施,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兼容性和安全性,降低物流成本。加强老港区集疏运通道升级改造,缓解港城矛盾。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等

(四)建立广覆盖民航运输网

12

完善民航机场布局。继续提升干线机场能力,不断完善合肥新桥机场设施水平,适时启动新桥机场二期建设。新建芜湖宣城、蚌埠、亳州、宿州、滁州民航机场,实施阜阳、黄山、九华山、安庆机场改扩建,开展新建金寨民航机场,迁建安庆、黄山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安徽民航机场集团等

13

提升航空运输服务水平。扩大合肥新桥机场国内航线覆盖区域,通过与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合作,积极引入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培育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开辟和加密航线航班,基本实现与国内适航省会城市全部通航,力争航线网络延伸到欧洲、非洲、澳洲和北美洲,把合肥新桥机场初步建成区域性航空枢纽。培育支线航空网络,结合全省旅游大开发,加大投入,培育国际国内航空快线,打造精品旅游航线,努力把黄山机场建成区域性旅游航空枢纽。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等

(四)建立广覆盖民航运输网

14

加强通用机场布局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实际,编制全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指导各地有序开展通用机场建设,继续推进合肥骆岗、砀山、岳西、泗县、庐江、泾县、芜湖、黄山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等

15

积极发展临空经济。以合肥新桥机场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运输保障服务和航空物流为重点,大力推进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合理发展黄山、阜阳、九华山等既有机场临空经济,对芜湖宣城等新建机场,在机场前期工作阶段同步规划临空经济区,实现临空经济区与机场统筹规划和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等

(五)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16

加强骨干网架建设。建成准东—皖南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工建设金寨、沙河—阜三—石店、濉溪—淝河—孔店等千伏输变电工程。到年,新增变电站15座、变电容量万千伏安、线路公里。形成千伏“五纵四横”骨干网架,及环合肥经济圈受电环网、皖南受电与转送环网。

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等

17

优化地区电网结构。新建马鞍山塔岗、合肥万山、亳州乐土、宣城沈村等千伏输变电工程,到年,新增变电站97座、变电容量万千伏安、线路公里。推进地区网架结构升级,形成全省12片环网运行,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等

(五)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18

升级改造城乡配电网。组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补齐农村电网短板,尽快实现城乡电力均等化。完成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皖北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小康电示范县、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建设任务。新建宿州丁湖、滁州沃公等千伏变电站座,新增变电容量万千伏安。新建35千伏变电站座,新增变电容量万千伏安。新建10千伏配电变压器3.7万台,新增变电容量万千伏安。

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等

19

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研究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及调度运行控制技术,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新建和改造智能变电站座、配电自动化主站16座、配电终端10个。积极推广智能电能表,探索“多表合一”应用和居住区电动汽车整体智能充电管理模式。建立适应交直流混联电网、高比例清洁能源、源网荷协调互动的智能调度及安全防御体系。

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

(六)完善油气管道布局

20

加快省级干线管网建设。建设亳州—池州(西纵线)、宿州—黄山(中纵线)、淮北—滁州(东纵线)等三条纵向干线,颍上—蚌埠、合肥—金寨、庐江—无为等三条横向联络线,改造提升阜阳—宿州联络线能力,在干线途经的县域合理设置分输设施,形成“三纵四横一环”省级主干管网。—年,新建省级干线管道公里。

省能源局等

(六)完善油气管道布局

21

加强支线管道建设。依托省级干线管网,建设覆盖沿线县城、主要园区、重点乡镇和企业的支线管道,实现天然气支线“县县通”。远离干线管道和边远地区、乡镇等,因地制宜发展独立供气设施。推进芜湖LNG接收站及外输管道项目前期工作。—年,新建支线管道公里。

省能源局等

22

完善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建成合肥北城应急LNG储配站,并在皖北、皖南、皖中各建设一座LNG储配调峰中心,加强城市燃气企业配套储气设施建设。到年,各市、县形成不低于3天用气量的储备能力。

省能源局等

23

推进成品油管道建设。加快沿江和皖北等跨市成品油管道建设,加强油库建设,提高管道对市场的覆盖率,提升油品储运能力。建成合肥—六安、阜阳—亳州成品油管道及配套六安、亳州油库,开工建设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金陵石化、芜湖—宣城—湖州、蚌埠—宿州—淮北、淮南—滁州—天长成品油管道。—年,新增成品油管道公里。

省能源局等

(七)构建现代水利支撑体系

24

完善防洪保安基础设施网络。实施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等进一步治淮重点工程;实施长江崩岸应急治理、铜陵河段和马鞍山河段二期整治、芜湖和安庆河段整治、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重点洲滩圩垸整治,以及新安江综合治理工程。补齐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重点湖泊防洪综合治理等防洪短板,加快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25

构筑供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引江济淮骨干工程和输配水配套工程,实施驷马山引江补淮,完成淮水北调等引调水工程。加快下浒山、月潭、江巷等大型水库和粮长门、扬溪源等中型水库建设,开工建设牛岭、凤凰山水库工程。力争实施临淮岗枢纽综合利用工程,加大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抗旱水源等工程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开展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港口湾灌区、江巷灌区和下浒山水库灌区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等

(七)构建现代水利支撑体系

26

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基础设施网络。围绕生态文明和生态强省建设,推进淮北平原区、皖西大别山区、长江流域与新安江流域支流水系等重点区域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利用现有自然河湖水系、调蓄工程和引排工程,结合江河湖库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加强巢湖、菜子湖、华阳河湖泊群、陈瑶湖、白荡湖、瓦埠湖等重要湖泊与主要河流的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水土保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切实守护好绿水青山。

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等

27

建设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基础上,重点实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三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二期)、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基层防洪预报预警体系、水土保持管理系统、农村水利管理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水生态监控与监督系统等业务支撑工程,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整合共享水信息基础平台和水利大数据中心,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省水利厅等

(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28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扩容,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加快城市光纤到户和农村光纤到村进程。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铁塔公司加快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统筹建设,持续加强城镇地区移动宽带网络深度覆盖,着力开展4G网络的建设、优化工作,扩大其在城乡公共区域、重点场所覆盖范围,保障网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要求,注重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衔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扩大宽带网络在农村的有效覆盖。推进5G试验网的建设和试商用进程。

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

29

持续提升网络服务水平。有序开放电信业务市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继续推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开放试点。指导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增强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鼓励电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网费明显偏高的城市地区和业务领域开展宽带免费提速和降价活动。推动电信企业加大管理机制创新力度,促进向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化、融合创新等方向的转型。以宽带网络建设、内容业务创新推广、用户普及应用为重点,持续推动三网融合。完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加强通讯信息诈骗防范治理。加快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和处置、异常流量监控、电信网诈骗电话防范系统等技术手段建设。

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

(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30

深化各行业宽带网络应用。开展宽带在各行业的应用创新与示范,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试点省建设,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社区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宽带网络在卫生、民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应用,提高宽带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基于宽带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服务业。深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新模式;推进工业企业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方面的示范应用。精心打造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业骨干企业、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面向服务对象打造“双创”服务平台,构建低门槛、低成本、广覆盖、高效协同的“双创”新环境。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等

(九)构建高效畅通的商务平台

31

加强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合肥、芜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发挥示范城市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电商安徽”建设,确保年实现全省农村电商县域全覆盖,鼓励支持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及电商、快递企业对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农村物流体系,推进多站合一、服务同网。鼓励传统农村商贸企业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发挥好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和快递网络的优势,发展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快递物流设施建设,提高流通效率。加强农产品产地集配和冷链等设施建设。推进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线上“单一窗口”平台、线下“综合园区”平台,构建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省商务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邮政管理局、合肥海关等

(九)构建高效畅通的商务平台

32

推动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场所)建设。引导全省口岸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依托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发展国际客货运,提高航班密度,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通达国际的航空运输口岸群,加快建设合肥新桥机场航空快件监管中心。完善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功能,提高通关效率,助推跨境电商发展。加快合肥、蚌埠、阜阳等铁路枢纽口岸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申建内陆铁路运输口岸。做强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班列货运通道,支持皖北、皖西、皖东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设内陆“无水港”。建立水运、铁路、航空口岸联盟,深化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区域口岸联动。拓展现有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提升合肥、芜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蚌埠(皖北)和安庆(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现有平台功能,统筹推进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电子口岸改造升级,全面推广一站式作业,优化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动“互联网+海关”建设,尽快实现海关报关、征税、查验、放行通关一体化作业,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

省商务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海关等

(九)构建高效畅通的商务平台

33

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合肥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核心地位,推进综合保税区、铁路国际内陆港、合肥国际水运港、新桥国际航空港等战略性节点建设。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京九、京沪、京台等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网等交通优势,把芜湖、马鞍山、安庆、蚌埠、阜阳等节点城市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构筑淮(北)宿(州)合(肥)芜(湖)黄(山)和亳(州)阜(阳)六(安)安(庆)等贯通南北的纵向物流通道,建设提升沿江、沿淮和六(安)合(肥)滁(州)等连接东西的横向物流通道,串连各级物流中心和节点城市,形成内畅外通的网状物流通道体系,全面融入全国物流大循环。依托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蚌埠、阜阳等全国性或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加快规划建设合肥北站、阜阳北站、马鞍山郑蒲港等一批重点交通物流枢纽工程和多式联运基地,以及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物流示范园区。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等

信息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在这里读懂阜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xw/62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