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池州的空间布局是怎样的? 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未来人口将达多少? 各县城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 别着急, 跟随“今日池州”一起来看正在公示中的 《池州市空间规划(-年)》~ (网络资料图) 池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池州市空间规划(-年)》的公示 为增强城乡规划的透明度,推行政务公开,促进广大市民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提高城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对《池州市空间规划(-年)》进行公示。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我局联系。 一、规划基本情况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池州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的统筹协调,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提升空间治理能力,促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部署和池州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我局组织编制了《池州市空间规划(-年)》。经多轮修改完善,于11月底形成方案评议稿。12月7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了空间规划方案的专家评议会议,方案原则予以通过。下一步,《池州市空间规划(-年)》将提交市政府会议审查后,由市政府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以上程序完成后,报上一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规划主要内容 详见《池州市空间规划(-年)》主要内容简介。 三、附图 1、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 2、市区空间布局规划图; 3、市区土地用途规划图。 联系人:金钊 联系- 联系 总则 1、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央深化体制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探索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节约集约空间资源,加强城乡空间管控,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池州市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池州市空间规划(‐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2、规划年限 本规划期限为—年。 其中,近期为-年;远期为-年。 3、规划范围 本规划分为市域和市区两个层次。 市域即池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贵池区、青阳县、东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九华山风景区的指标和规划内容纳入青阳县,在下文中所指的“青阳县”是指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合并的整体。 市区即贵池区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平方公里。 市域规划 1、市域发展定位 立足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优势,紧抓“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机遇,对接安徽省“五大发展”诉求,明确池州发展定位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生态休闲城市,皖江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文化名城。 2、县城城市职能 东至县:皖江新兴产业基地、山水人文宜居天堂、湿地休闲养生福地。 石台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富硒健康养生首选地。 青阳县:世界佛教文化观光和禅修文化度假胜地、全国健康修身产业首选地、绿色机电装备产业集聚区。 3、指标体系 (1)主要发展指标 至年,池州市域常住总人口和城镇人口分别为万和.8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粮食总产量70万吨。 至年,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市域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9公顷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公顷以内,国土开发强度不突破7.6%;市域公路与铁路网密度为1.45千米/平方千米,耕地保有量不少于公顷。 至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2)空间管控指标 市域空间管控指标包括国土开发强度、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开发边界、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五项。 依据《安徽省空间规划(-年)》要求,至年,池州市域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7.6%。本规划中,至年,市域国土开发强度应控制在7.6%以内。 至年,市域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67公顷,其中,市区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67公顷,东至县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3公顷,青阳县(含九华山)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公顷,石台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67公顷。 依据《安徽省空间规划(-年)》要求,至年池州市域建设用地总规模应不突破平方公里。本规划中,至年,池州市域的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00公顷以内。但至年国土部门下达指标确有变动的,应予以调整保持一致。 依据《安徽省空间规划(-年)》要求,至年池州市域城市开发边界面积应控制在公顷以内。本规划中,至年的池州市域城市开发边界面积与安徽省空间规划的要求保持一致。至年,池州市域城市开发边界总规模控制在公顷,其中市区城市开发边界规模控制在公顷,东至县城市开发边界规模控制在公顷,青阳县城市开发边界规模控制在公顷,石台县城市开发边界规模控制在公顷。 依据《安徽省空间规划(-年)》要求,至年池州市域生态红线面积应不小于.20平方公里。本规划中,至年,池州市域生态红线面积应不小于.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生态红线面积应不小于.47平方公里,东至县生态红线面积应不小于.97平方公里,青阳县生态红线面积应不小于.65平方公里,石台县生态红线面积应不小于.09平方公里。 依据《安徽省空间规划(-年)》要求,至年池州市域的永久基本农田应不小于公顷,但至年国土部门下达指标确有变动的,应予以调整保持一致。本规划中,至年,池州市域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应不小于公顷。其中市区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应不小于.33公顷,东至县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应不小于.27公顷,青阳县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应不小于.53公顷,石台县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应不小于.33公顷。至年国土部门下达指标确有变动的,应予以调整保持一致。 3、空间结构 规划池州市域形成“一带串三片、三轴联三心、网状生态网络”的规划结构。 “一带串四片”:“一带”即沿长江发展带。“三片”即池州市区发展集聚片、尧渡—东流—香隅发展集中片、大渡口—牛头山发展集中片、蓉城-木镇-丁桥发展集中片四个片区,这四个片区均布局于池州沿长江发展带上。 “三轴联三心”:“三轴”即东部、中部、西部三条发展轴,“三心”即东至县城、青阳县城、石台县城所在的市域片区发展中心,是各个县县域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公共服务中心,这“三心”分别位于池州市域的东部、中部、西部发展轴上。 “网状生态网络”:即由长江、牯牛降-九华山山脉群、龙泉河、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九华河、大通河、清溪河等为主干形成的网状生态网络。 市区规划 1、城市职能 规划池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定位是国际生态休闲城市、皖江绿色产业基地,城市职能是生态宜居城市、旅游休闲城市、滨江港口城市、绿色产业基地。 2、空间结构 建设“一带一区两翼”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带”指沿江发展带,以新型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城镇发展核心地带。“一区”为池州中心城区,主要承担行政、文化、商业、金融、居住、旅游等功能,是核心城市化地区。“两翼”为主城的东、西两翼,东翼是江南产业集中区,为皖江城市带中具有示范意义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翼是池州经济开发区(西区),池州市重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 3、空间管制指标及规模 至年,市区城镇开发边界线内用地总规模应控制在公顷,生态保护红线线内用地总规模应不小于47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33公顷。 4、土地用途规划 至年,市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3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公顷。至年,市区非建设用地.37公顷。 5、控制线划定 池州市辖区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是.47km2,占市区总面积的33.67%。 池州市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25平方公里,占市区国土面积的15.2%,规划至年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原则上不低于年保护目标;年以后,国家政策或国土部门有特殊要求的,应按照最新要求调整保护目标。 市区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为:.0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75平方公里,各乡镇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69.27平方公里。 对于最新池州空间规划 小伙伴们有啥想说的? 欢迎最下方“写留言”处评论哦~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