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安徽省”建省,取“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合成了“安徽”这个定名。而我们熟悉的另一个简称“皖”,则是因为境内有皖山。 安徽省原本有17个地级市,后来在年,巢湖地级市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合肥市、芜湖市等城市管理。截至这个时候,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区划已经彻底形成,并且延续至今。 日前,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安徽省16个地级市被划分为:1个新一线城市、7个三线城市、7个四线城市和1个五线城市。 个新一线城市合肥是安徽省省会,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新一线城市。坐拥江淮,环抱巢湖。70年前,还是小县城的合肥,因其“居皖之中”而成为安徽省会所在地。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地处中部的合肥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近年来,合肥频频出现于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屡屡刷新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年,合肥GDP为1.2万亿,常住人口近千万,现在的合肥已彻底撕掉“江淮小邑”的标签,挥手告别“最大县城”的形象,正以一副崭新的面貌进入众人的视野。 个三线城市安徽省共有7个三线城市,分别是:芜湖、阜阳、滁州、安庆、蚌埠、六安、宿州。《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包含了五大一级维度,这7个三线城市得分最高的是芜湖。在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芜湖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稳居“榜眼”。近年来,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加深,芜湖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 目前,芜湖具备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不仅有奇瑞汽车这样的著名制造企业,也有三七互娱、三只松鼠等新兴企业,这样的产业基础在中西部的普通地市中相当亮眼。从安徽各城市的主要指标来看,芜湖是省会合肥之后,目前安徽省内当之无愧的第二大城市。个四线城市安徽省共有7个四线城市,分别是:马鞍山、毫州、宣城、淮南、黄山、铜陵、淮北。从《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综合得分来看,马鞍山实力最强。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横跨长江两岸,缘钢而建,因钢而兴,被誉为皖江钢城。钢,曾为这里带来无上荣光,也为城市转型发展埋下伏笔。 近年来,马鞍山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得到南京辐射明显,产业转型更加快速,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相信随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马鞍山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个五线城市池州是安徽省唯一一个五线城市。池州,又名秋浦,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自古以来,池州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王侯将相的喜爱,尤其是诗人。李白、苏轼、杜牧、陶渊明等大诗人,都来过这里,人们称其为“千载诗人之地”。 近年来,池州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山水、田园、温泉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灵魂,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养生度假经济。作为自然秀美的生态城市,池州目前正处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上升期。相信这座区位优越的滨江之城,未来将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xw/149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