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道不尽池州的山美水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天的池州却愈发美了!不仅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美、生态美;更有金山银山的发展美、现代美。当下,池州人民正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奋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池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池州、群众生活优越的幸福池州”。 池州,一座如画的城市。池州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多年来,池州市一以贯之地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在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三区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努力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前列。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 关键词:绿色池州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眨眼功夫家边上多了这大片的湿地公园,适合瞭望发呆、也能肆意奔跑,这一刻欣喜若狂中!”9月26日清晨,看到家边的大型湿地公园即将开放,家住池城九华山大道附近、忙于生意常年各地跑的池州市民丁女士欣喜地发了条朋友圈,引来全国各地诸多好友羡慕点赞。 鹤腾升金湖。杨科甲/摄 丁女士所说的湿地公园是指池州平天湖(西部)生态修复工程,位于池州主城区东部,总占地亩,施工总造价1.2亿,是此前4.36平方公里湿地森林公园的延伸与完善工程。在寸土寸金的池城,这个被誉为城市呼吸地、群众健身房的开放式湿地森林公园即将开放迎客。如此大手笔投资的背后,是该市持之以恒坚持生态为本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当时,这片“风水宝地”若用来商业开发,至少能带来亿土地出让金。但池州人却想着: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池州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优势和竞争力所在。 近年来,池州市坚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先后荣获全国首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诸多称号。当下,生态优先意识在池州已深入人心:建立了完整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实行县域大气、地表水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带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主城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在“国评”中获优秀等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个,近3年城乡人居环境在全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中连续位居首位;聚力推进旅游、健康、养老、体育等深度融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和首批国家医养结合整市试点及首批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 池州长江大桥。何建民/摄 关键词:创新池州 产业结构越来越优 金秋时节,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铜冠铜箔公司已进入生产旺季,恒温恒湿的生箔车间内一片忙碌。生箔机上,随着钛辊的不停转动,一面面金灿灿的铜箔闪闪而出。“一根头发丝直径70微米,我司产的电子铜箔只有五六微米,是头发丝直径的十几分之一,世界上很难找出第二家了。”安徽铜冠铜箔公司相关人员介绍,该产品自量产以来一直供不应求。“不仅打破了高精度电子铜箔领域的国际垄断,还彻底结束了电子铜箔依赖进口的局面。”正是依托科技创新,也让该司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从超薄到超厚全系列高精度电子铜箔生产供应商。 安徽铜冠铜箔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池州市坚持“融入大战略、带活一座城”,充分释放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效应,推动发展实现量增质更优。以产业转型促进发展动能不断提升,加快省级半导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建设,目前,以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化工、金属非金属材料、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旅游、大健康等高成长性产业构成的“4+3”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20.6%、21.7%。目前该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有4个产值破百亿。同时,该市还以有效投资促进发展后劲,坚持把抓项目、稳投资作为推动即期增长和长远发展的“主引擎”,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聚力推进一批全局性、基础性重点项目。 该市还坚持以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放管服”、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新组建5大市属国资平台,加快推动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PPP项目受到业界赞誉,“劝耕贷”创新信贷东至标准在全国推广。全市共培育、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7个。当下的池州,已由皖南一隅的闭塞小城,发展成创新能力强、开放水平高、市场活力足的现代城市。 东至县元甲山民俗文化节。 关键词:幸福池州 市民口袋越来越鼓 9月28日早晨的池州杏花村内,爱好跑步运动的池州市民唐女士正和其他团友们进行环园长跑,为即将到来的池州国际马拉松赛事做准备。而在唐女士身边的平天湖畔,以及不远处的清溪河畔、百荷公园、三台山公园等城区诸多公园中,跳广场舞的,练瑜伽的、骑自行车的、打太极拳的、打羽毛球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池城街头处处洋溢着幸福、欢乐、祥和的氛围。“日子越来越好,爱好体育健身及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唐女士感慨。 正如唐女士所言,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及配套设施及体育场馆的完善,更多的市民从各种体育运动中尝到了幸福味。近年来,池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聚焦发力,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突出从最迫切的需求着眼,坚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统筹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近年来,池州市还突出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把加快国家级贫困县石台县高质量摘帽作为首位重点,探索建立“飞地经济”扶贫模式,统筹抓好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截至年底,池州全市贫困人口由年建档立卡的10.59万减少到1.62万,8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发生率由8%下降到1.2%。文明创建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品位与精神面貌。眼下,池州市正有序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等创建工作;同时,不断持续深化法治池州、平安池州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建矛盾纠纷化解“温暖”系列品牌。近年来,池州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0年以上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迈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池州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新局面。 池政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xw/126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