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是全国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如何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实力?这个市久久为功厚植生态优势,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形成以生态领先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位于池州市石台县的仙寓镇是国家湿地公园——秋浦河的源头所在地,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引来了游客,也吸引了健康产业投资者的目光。▲ “按照山区变产区,产区变景区,景区变氧区的经营理念,建成了年产28万吨的富硒水的生产基地和产业所配套的康养基地。” 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里,健康产业为何能落户?源于池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将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选址布局不合理的、对饮水安全有影响的项目拒之门外,实行四个“一律不批”。▲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们都拒绝冶炼、基础化工、低端印染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项目近50个,损失投资近百亿元,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从源头上杜绝了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严守产业准入的绿色门槛,池州市舍弃了高能耗引入绿色发展,像仙寓镇已经引入的民宿和田园综合体等5个项目一样,池州市走“产业+生态”的路子,在发展大健康等高成长性产业的同时,大力扶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池州经济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20.6%、21.7%,聚集了75家半导体产业及关联企业。今年前8个月,池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3.4%,连续三个月增速居全省第1位。▲ “进一步把池州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政策为引导、以项目为抓手、以平台为依托、以服务为保障,不断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认准生态经济这条主线,池州市在做大金山银山“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池州市从今年下半年起对升金湖周边缓冲区的多亩水系实行“生态补偿机制”,用“统管”的方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虽然损失一点眼前的利益,(但是)生态得到保护,我们应该支持这项工作。” ▲ “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付诸到具体行动,把一个好的蓝天绿水交给我们的下一代。” ▲ “因地制宜开展圩口湿地生态修复,提高入湖污染截污能力和自净能力。” 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好生态保护工作,池州市因绿而活、因绿而兴。截至年底,池州市森林覆盖率60%,成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之一。▲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池州的具体实现路径,实现了综合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成效、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三个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END 来源:央视影音安徽新闻联播 编辑:朱振宇 执行总编:张明旻 总编辑:江山 监制:杜德龙 推荐阅读: ▲天天看池州 操龙灿被任命为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非机动车乱象多失了安全丢了文明 ▲水稻减产损失大农业保险来分担 你在看吗? 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rk/59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