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桂魄枫魂 摄影/编辑:饶颐/视觉中国 池州贵池区棠溪镇,位于中国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充满着自然、历史和人文的画面;她地处皖南池州市城南40公里的高山峡谷中,与青阳、石台及九华山县(处)相邻,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0公里。因山中多野生棠花树,沟壑汇集溪流较多而得名。 龙舒河绕棠溪镇而过 棠溪《柯氏宗谱》曰:“幽谷茂林地,棠花满山野,青崖如点黛,赤壁如朝霞,溪喷三伏雪,河流四季韵,景物奇秀,遗迹甚多,为世称奇。”境内群峰连绵,峡谷纵横交错;地势自东向西,一山比一山高,一山比一山险。人们常说道:“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深涧,对面叫得应,靠拢要半天。”这四句民谣形象地述说出棠溪的山高路险。千百年来,一幅幅鬼斧神工的山水长卷谱写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棠溪大峡谷 源于棠溪的秋浦河支流龙舒河自东向西,滩潭相连,蜿蜒全境。境内山峦叠翠,奇峰突兀,流泉飞瀑,潭泓绿水,幽谷洞穴,原始森林,神奇幽幻,自然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山迎水接入画屏。 淙淙溪流也不知道流了多少年 同时还聚集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诸如太白仙踪、东坡遗风、葛仙圣迹、石门高古民居、曹村遗址、年关暴动旧址、抗战时期贵池中学花庙罗遗址、平天河新四军藏军锅灶遗址等,可供人们探幽访胜。具有雄、奇、秀、雅等特点。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众多的历史遗迹,如撒落在深山老林中的珍珠,被龙舒河串成一副精美别致的项链。 亿万年前地壳运动隆起的石林——原是海底 踏进棠溪,峰峰有名,石石奇特,洞洞成趣,溪溪成诗,内涵传奇,古今传诵。春日,山花山花烂漫,百鸟催耕,景色如画,万紫千红;夏雨,高瀑流水,石洁水清,茂林荫深,青山如流;秋月,天高云淡,霜打青山,层林尽染,秋果满山,景致更宽;冬雪,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林海雪原,玉柱冰山。山、水、林、石、花、草、禽、兽融为一体,一派皖南山区的田园风光。被誉为池州生态与文化旅游的后花园。 西山——焦枣原产地 “白龙岩中出,黄牛壁上耕”的西山巍巍雄壮,重岩叠嶂,悬崖绝壁,奇峰秀瀑。登山云梯,栈道横空,陡崖深涧,深洞潜穴,高山流水,飞珠溅玉,怪石嶙峋,枣树丛生,一幅白云深处人家图画。这里是池州名特产品”西山焦枣”的原产地。 颇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境 有“峻岭崇岩万壑中,仰天池泄玉玲珑”之誉的岗子崖瀑布,位于西山的山峡出口处,瀑布从百丈悬崖深峡中飞腾而出,水势如一白龙,落入深潭。瀑布遇轻风吹拂,如一条白绫絮絮飘舞;阳光照射时,又如七色长虹飞架山涧。深潭三面陡壁环绕,峭峰直插云霄;潭畔怪石林立,昂望陡立,风光奇特。常年有候鸟在潭畔野林和山岩栖息争鸣,更显幽美雅净。若到潭边瀑下,潭雾爽身,顿觉清净无染,志在千里。 曹村古十景之一:五岗连云 曹村的狮子山,通体是石岩地质犹如巨狮的骨架,绿色树丛犹似巨狮的皮毛,真像一头惟妙惟肖的巨狮端坐在龙舒河畔。这里的景致格外优美,东有双峰架月,西有五岗连云,南有张仙雾带,北有狮子啸天,四山环抱之中,沃野平畴,龙舒河逶迤流淌,两岸绿树凝滴翠。 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曹村 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中,或傍水倒映于清泉溪水之上,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图画。这里曾是秋浦县城(古石城县址)通往九华山的必经之路,又是古徽州府商旅往来江南及安庆府的通道。 古徽道,现在已经失去作用了 唐天宝年间,李白由秋浦县城往九华山时,路经曹村的白苛陂,见山奇水秀,流连忘返,夜宿岩洞,观景赏月,放歌长啸。留下了“何处夜行好?明月白苛陂”、“白苛夜长啸,爽然溪谷寒”两首千古诗文,后人在他睡卧的石穴岩壁上雕凿了“太白石床”石刻,至今题字清晰可见。 棠溪秋色迷人眼 石床西行数十步,有一个幽秘深邃的岩洞,原名清明洞,洞深里许,洞道崎岖曲折,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欲活,古人常秉烛进洞探幽。洞口开在两丈多高的悬岩上,倚洞远眺,可赏月峰弯上明月徐徐升起的美景及月光下如雪的满山的白苛竹影。悬崖上题刻“太白长啸处”五个大字,字体端庄雄浑、遒劲隽美。为纪念李白,清代时人们将清明洞改为”青莲洞”,并在洞口不远处建起一座“青莲寺”,只可惜现在寺庙已毁,仅遗庙基寺址,但仍不失“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的意境。 “太白长啸处”古石刻 盘桓曹村,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千顷山野里仍有野生的梅花鹿在繁衍生息。这种江南野生梅花鹿已是十分罕见了,梅花鹿生性敏捷,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恐不安、逃之夭夭。虽然今日人们难以幽谷觅鹿,但仍可幽谷赏鹿。这里辟出了安徽省第一个皖南养鹿场,驯养了一群梅花鹿,一幅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图画。 梅花鹿(图片来源网路) 唐代诗人罗隐所诗的“道转羊肠过石门,白云浮动小溪深”的石门,自古风光旖旎、文物荟萃,是一个“石天仙境”和“世外桃源”。出白苛陂,缘龙舒河上行十余里,两块巨石,夹河而生,对峙如门,故称“石门”,古人有楹联称此“仙山仙水仙世界,石门石壁石弥陀”。 两石对峙如同石门 “山塞疑无路,石门别有天”,穿过石门,豁然开朗,山间盆地,屏峰壁立,是“唐高霁隐居之地也”,有“高霁所筑桃花坞,李白与高霁同游处也”。桃花坞的石壁上,题有“桃花坞”石刻,赫然醒目,字迹苍劲有力,豪迈奔放。 高霁手书,唐代“桃花坞”石刻 这里是秋浦至九子山(今九华山)天台峰的必经古道,唐天宝年间,李白应青阳县令韦权舆之邀去九子山游览,与韦权舆和隐居石门的诗人高霁,相会于桃花坞,三人同道途径白沙岭前往九子山,憩于夏候回之堂。时值隆冬,遥望白雪皑皑的九子群峰,晶莹璀璨,酷似九朵莲花绽放在云天,三位诗人豪兴和作了《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千古绝唱。 漫步古石板道,生活真惬意 千年沧桑,时至今日石门依然有着世外桃源的古朴典雅,饱含着田园牧歌式的风光。巍巍群山四合,中间是座古堡式的山庄,石级递铺,石门石壁,古色古香。尚存的明清时期高氏宗祠,青砖黛瓦,马头高耸,飞檐翘角,精雕细刻,规模宏伟,气势不凡。尤其是这座古祠堂据宗谱所载悬挂的匾额达百余块,是明清时代恩赐给石门高氏杰出人物的,用以褒奖他们的高风亮节和骄人业绩。可惜战乱及文革中毁之殆尽,侥幸保存了四块。徜徉石门,仍能观赏到明代的建筑遗韵和清代的建筑风格。 千年古村落——石门高 高峡平湖的滴水岩水库,天水一色,水清如镜,山光水影,娇艳多姿。库坝耸立千仞,晴时滴水,雨时飞泻。依坝顶眺望,群山巍峨壁立,山谷寂静幽深,鸟儿和歌而乐,水面微风飘波,一幅山水倒映、小鸟依枝的无声诗与有声画图卷,令人赏心悦目。 千亩红枫林 龙舒河的发源地老山,人烟稀少,樵迹罕见,古树参天,古藤缠绕,珍禽奇兽,是贵池区现存唯一的原始森林景观。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植物,如“活化石”的野银杏等,还有石楠、紫薇、皂荚等名树珍木。拥有高等植物种、动物种,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植物24种、动物60种,极具科研观赏价值。现已被划为省级老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公顷。 海拨多米高山有机茶园——九华安茶基地 保护区内银泉飞瀑,深涧浅潭,水声潺潺,源远流长;林木深秀,山风习习,林涛阵阵,双涛灌耳。近观山风激荡,林海起伏,奇石珍木,满目青凝;远眺重峦叠峰,绵延不绝,空谷云烟,尘心自息,是绝好的森林浴场和天然氧吧,一幅原始森林人家图画。 重峦叠峰,绵延不绝 旖旎棠溪,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前来探幽访胜,留下行迹。传说宋代文豪苏东坡贬居时,四处寻访文人诗友,曾栖住过龙舒河畔的柏岩(今百安村)石洞,留下今日的“东坡洞”。虽未留下精美的篇章,却流传着许多传奇和多处踪迹,为棠溪的山水增添了神奇和绚丽的色彩。 长风生万壑,秋色满襟怀 旖旎棠溪,处处青山秀水,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保持了大自然本来面貌。“看山如观画,赏水如读史”,到棠溪既可游览自然风光,又可瞻观名胜古迹,还可领略山里风情,不失人们探幽访胜、凭吊古迹、饱览风光的好去处。“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畅游这个池州生态与文化旅游的后花园,脚踏青山不觉累,手掬秀水不知乏,如游仙境,如行画中。 层层梯田四季花,袅袅炊烟农人家 桂魄枫魂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青少年白癜风爱心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