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我觉得‘挤压’这个词很新颖,但描述得并不准确。20世纪建筑遗产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磊说。据介绍,20世纪遗产相关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只是尚不为外界熟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制订《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

年12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共同成立了“BIAD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工作任务包括认定、传播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以及联合中国文博界开展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的改造等。

20世纪建筑遗产的重要特点,就是可进行活态研究。金磊举例:“有着近70年历史的池州祁门红茶厂至今仍在使用,它是我们做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活态研究的好例子。这一红茶厂在70年的制茶过程中,‘茶香味’已经浸润到老厂房的角角落落。我们既从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的角度,对祁门红茶厂的价值做系统梳理和挖掘;同时记录和还原红茶厂建厂初期的生产技术流程,保护生产过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年,包含上述建筑群的“安徽国润茶业祁门红茶老厂房”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目前,安徽省池州市正在围绕“安徽国润茶业祁门红茶老厂房”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开展“文化池州”建设工作,年4月,《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编辑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文化系列”——《悠远的祁红——文化池州的“茶”故事》一书在故宫博物院首发。

“这本书是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活态研究的成果之一,书中包含祁门红茶厂的建筑特色、祁门红茶厂制茶师傅的艰苦故事以及祁门红茶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文化脉络等。”金磊补充说。

按照专家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20世纪建筑遗产应该将自身价值与经济建设融合在一起。比如,当有些建筑逐步成为历史建筑或者逐步成为地标性建筑时,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开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rk/137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