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重点围绕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加快构建以政务诚信为先导、信用法规制度为保障、覆盖全市的信用平台系统为主要任务、诚信文化宣传教育为支撑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与运行机制。 现着力推进以下九个重点环节工作: 1.完善信用信息公开和记录。 在保护信息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池州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应依法公开在公共管理和执法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深化政府和司法信息公开,提高决策和司法透明度。 以市场准入、纳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建设、金融等领域信用信息记录为重点,加强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工商质监、税务、信贷、建设、交通、科技、教育、卫计、文化、食品药品监督、公检法司等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归集司法执法、法律服务、医护、教师、科研等人员的信用记录。 2.加快信用信息交换共享。一是加快推进池州市县两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池州市信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信用信息系统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二是加快公共信用信息资源整合。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应主动对接安徽省信用信息平台,推送信用数据。 3.积极推进信用信息应用。在池州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池州市经信委、池州市工商质监局等部门开展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工作。推进重点领域应用信息。 4.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根据《安徽省社会法人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皖政办〔〕52号)要求,各部门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记录、认定和惩戒工作,初步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并根据自身职能,探索制定守信激励政策。 5.加强诚信教育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建立专门的诚信信息发布网站,将涉及单位报送的有关诚信、失信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发布。围绕“信用池州”建设,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开展诚信宣传和信用教育公益广告活动。 6.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积极创造有利于信用服务机构采集、加工、有偿提供信用信息的环境,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推动信用产品广泛应用。加强池州市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力度,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建立全市信用服务机构信用档案,鼓励建立信用建设行业协会。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强化信用服务机构自身建设。 7.积极争取省信用建设试点。抓住安徽省开展国家、省级信用建设试点市的契机,按照创建省级信用建设试点市明确的试点范围、总体要求、试点内容和支持政策,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努力争取列入省级信用建设试点。 8.加强信用规划和制度建设。编制实施《池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年)》,池州市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和本领域实际需要,研究制订本行业、本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分项规划或相关工作方案,提交池州市信用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9.健全组织领导强化督促考核。 依照安徽省信用建设工作领导机制,调整池州市信用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池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建立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和职责,形成市、县(区)联动,任务明确的组织协调机制。按照安徽省政府对各市年度目标考核管理中社会信用体系考核要求,研究建立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池州市政府对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信用池州)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小伙伴们,随着信用社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失信者将寸步难行啊! 赶紧让自己做一个守信人吧! 争创文明城市 打造信用池州 责编:徐世海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