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93号),加快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安徽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实施方案(—年)》。

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进农业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主要目标

到年,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多样、业态更加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业态新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和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持续增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指标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到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任务

着力实施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新业态拓展、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等五大工程。

(一)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工程。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组织实施农业绿色增效和养殖业绿色循环模式攻关。力争到年建成优质专用粮食基地万亩、优质果蔬基地万亩、绿色中药材基地万亩、优质茶叶基地万亩、渔业健康养殖基地万亩,全省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85%。

(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秸秆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精深加工转化率,增强示范、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打造千亿元、百亿元产业。

(三)农业新业态拓展工程。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方式,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创新、农村服务模式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

(四)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选择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力量,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甲级队”,形成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五)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围绕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创建一批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到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量达到个,产地认证面积万亩,产品认证覆盖率超过70%。全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个,新增省级著名商标个。

安徽省农业产业区域布局

产业

区域布局

发展重点

传统优势产业布局

粮油产业

淮北和沿淮地区重点发展小麦、高蛋白大豆生产;合肥、蚌埠、马鞍山、滁州等地重点发展籼稻、糯稻生产;六安、芜湖、安庆等地重点发展优质油菜生产。

大力发展优质原料基地及加工专用品种生产,积极推动大宗粮食作物产地初加工、传统加工技术升级与装备创制,壮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

畜禽产业

阜阳、宿州、亳州等地重点发展牛、羊、猪养殖;宣城、合肥、安庆等地重点发展鸡、鸭、鹅等家禽养殖;黄山、宣城等地重点发展蜂产业。

加强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清洁化屠宰、肉制品精深加工和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建设资源集聚的畜禽加工产业集群。

水产业

芜湖、马鞍山等地重点发展名特优淡水鱼养殖;安庆、池州、六安等地重点发展四大家鱼养殖;蚌埠、滁州等地重点发展龟、鳖、蟹、虾等养殖。

积极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建设优质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建设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果蔬产业

阜阳、亳州、六安等地重点打造脱水蔬菜、速冻蔬菜和腌制蔬菜产业;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重点打造食用菌、山野菜等森林蔬菜产业;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地重点培育蔬菜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产业;砀山、萧县等地重点培育水果生产加工产业。

加强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推进果蔬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升级。

传统优势产业布局

茶产业

黄山市重点发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绿茶生产和祁门红茶生产;六安市重点培育六安瓜片品牌;池州市重点发展茶叶精深加工。

调整茶叶加工产品结构,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发挥茶文化在推动安徽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药材产业

重点支持亳州中药材经济发展,巩固扩大亳州“药都”优势,以亳州市为中心,壮大亳州现代中药饮片加工业。

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规范中药饮片生产和中药材市场,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集群。

林特产业

皖江城市带打造沿江优质苗木花卉产业带、木竹深加工产业带和皖南宣纸加工产业带;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重点发展经济林和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黄山、宣城、安庆、六安等地优先发展木本油料加工产业带。

加强林业种苗培育和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开展林业标准化示范和林下经济示范创建,开发林特产品深加工技术和产品。

新型业态布局

休闲农业

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重点支持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大中城市周边、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等地区发展休闲农业。

整合优化、重点打造点线面结合的休闲农业品牌体系,开发乡村休闲度假产品,促进休闲农业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健康养生

皖北地区以亳州为中心,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之都;皖南地区以池州、黄山为主体,依托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打造健康养老休闲旅游圣地。

依托佛教、道教文化资源,发挥温泉养生、游乐养生、美食养生优势,打造一批健康产业特色县区、小镇和街区。

主办/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池州市信息办公室

协办/池州新媒体中心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编辑/吴婵娟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rk/10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