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池州的美景,不过,光有美景怎么够?!大饱眼福的同时也要大饱口福! 池州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是历史上徽州文化和江淮文化的交融之地,因此孕育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明。 九华素斋 九华山素斋属于寺院素斋,同时吸纳了宫廷素斋的精华,运用现代烹饪技艺,南北风味为一体,结合九华山地方特色,将当地野菜、山珍、土菜等引入素斋,形态讲究“以荤托素”,精致味美。 聚龙大酒店素斋 九华素斋闻名海内外,尤其是九华旅游东崖宾馆和聚龙大酒店的素斋更是一绝。央视《乡土》栏目组和韩国KBS电视台《景色中国》栏目组就分别前往两家酒店拍摄素斋。 秋浦花鳜 秋浦花鳜属长江水系翘嘴鳜鱼,又名桂花鱼。受气候、水质以及温度等环境的影响,翘嘴鳜自古以来就在贵池秋浦河流域定居并繁衍生息,形成了特异种群,具有地方特色。据考证,明清以来,著名徽菜“臭鳜鱼”就是以贵池鳜鱼为主料,配以特有佐料烹制而成。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品偿秋浦河鳜鱼后,留下了“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于掌”等千古佳句。 葛公豆腐 葛公豆腐是东至县葛公镇的特产,东晋著名道教仙人葛洪于葛公的留山上炼丹,留迹葛公,葛公因此成为一段历史的佳话。葛公小镇历史悠久、物产丰美,特产美食葛公豆腐更是闻名遐迩,成为葛公小镇的一张美味飘香的特色名片。 葛公豆腐之所以能赢得食客的青睐,首先缘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白、嫩、鲜、香”是其主要特色。先说“白”,葛公豆腐的色泽,不是那种纯白或苍白,而是那种耐看的乳白,常让人联想起“豆腐西施”之类的美闻趣谈。葛公豆腐的嫩,细腻而不硬结,柔软中略带弹性,掂在手上,总有微微颤感。葛公豆腐的鲜味出自天然,别具一格,绝非人为添料做作而成,非亲品者不能体会。葛公豆腐的香,淡淡的源于黄豆本身的清香,食在口,感在心,仿佛能觉出泥土的气息、田园的芬芳。 东至麦鱼 东至麦鱼是一种小型名贵水产品,与驰名中外的庐山石鱼为同一种类,因其形小而似麦粒,又值麦收季节盛产此鱼,故名。 麦鱼喜爱生活在以砾石、沙土为底质的河流、湖泊中,其食物以小鱼、小虫为主,兼食水中硅蘖类生物。麦鱼是县内传统特产,肉嫩味鲜,“里人珍之”(《东流县志·疆里志》,嘉庆二十三年本),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麦鱼干。 青阳臭鳜鱼 臭鳜鱼是青阳县名菜,别有风味。它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在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既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又醇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 相传在多年前,沿江一带鱼贩将鳜鱼以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取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此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此菜香鲜透骨,鱼肉酥烂,是徽式风味名菜的代表菜品。 陵阳一品锅 “陵阳一品锅”是一盘地道的农家菜,源于青阳县陵阳镇一带,它将干笋丝、豆干丝、香菇、干蕨菜等主料与农家自制的米粉丸子、肉丸子完美结合,荤素搭配,油腻适中,香鲜可口。 陵阳一品锅因红白喜事而生,旨在快捷、实惠。乡下参加红白喜事的人多,酒席要开十几桌到几十桌,有的还是流水席,用一品锅十分适用。一般人家遇喜事,就在户外用古砖或石片支起一排锅灶,生火架锅烧热后,各种晕素美食的香味浓郁扑鼻,让人馋涎欲滴。陵阳一品锅可谓鲜香味浓、滋味醇厚、油而不腻、营养丰富,这种带有浓厚徽州民间文化特色的菜肴,已成为青阳等地民间饮食文化的一个亮点,它招揽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闻名而动,品味再三、津津乐道。 这道菜来自民间,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并广为推崇,不仅依赖它的色、香、味俱全,还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诉求。陵阳一品锅的八样原料含有“一团和气、双喜临门、三阳开泰、事事如意、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世姻缘、八仙仰寿”的寓意。 葛粉圆子 葛粉圆子是石台县风味小吃,其味道香甜,质地柔韧有劲,是选用上等的猪肥膘加入白糖,滚成一层葛粉,裹成球状,上笼蒸至而成。 葛粉圆子做法比较考究,先在大铁锅里,将葛粉反复翻炒,让其干透成细粉没有结块,再将猪肉(肥精适宜)、豆干(五香干最佳)、冬笋、虾米、香菇等配料切成细丁,和细盐、味精等作料一起,倒进葛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开水,搅拌至形成稠糊状,再轻捏成一个个圆子,入蒸笼大火蒸至熟透,即可食用。其味多样,糯香鲜滑,柔韧适口。也有的还要下锅,添加葱蒜等作料,用猪油再炒一下,更加油润可口。 除葛粉外,蕨根也可提取蕨粉,用蕨粉如上法做圆子,风味与葛粉圆子相似,不但味美,且都是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另外还可用山芋粉做圆子,味道就稍减了。葛粉和蕨粉在民间被称为“长寿粉”,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抗菌解毒等诸多功效,为上等保健食品。 来源:综合整理 赞赏 长按苯酚的危害上海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