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5/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导读

4月8日下午15点,经过两天一夜的连续作业,池州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首次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池州长江大桥主墩重大工序转换取得成功。

池州长江大桥南主塔下横梁首次浇筑

池州长江大桥Z5#主塔下横梁尺寸为53.9m×12.2m×7m,分二次与上下游塔柱同步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3.7m、第二次浇筑3.3m,其中内圆弧倒角与塔柱第8节一起浇筑4.9m。本次浇筑高度为3.7m,皮肤功能混凝土m3,普通混凝土m3,共使用5台泵送设备进行浇筑。

池州长江大桥主塔采用的是国内首创的“皮肤功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内层普通混凝土和外层“皮肤功能混凝土”需同步浇筑,其交界面既要充分融合,又要减少内层混凝土对外层混凝土侵染过多而影响外观,操作难度极大。且该横梁为大体积混凝土,钢筋和钢绞线布置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项目部多次召开方案讨论会、施工组织专题会,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克服了高空大面钢模复杂组合、钢筋与钢绞线密集交叉、黑白混凝土侵染、下横梁大型高支架搭设等技术难题,确保了此次横梁与塔柱一次性同步浇筑完成。

关于池州长江公路大桥

这些,你知道吗?

池州长江大桥效果图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和铜陵市枞阳县,建成后将是安徽省八百里皖江上游的第四座长江公路大桥,它是连接京津冀、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交通公路枢纽,是安徽省皖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池州长江大桥为等高塔混合梁双塔斜拉桥,桥跨布置为3X48+96+++m=m,全桥共采用根斜拉索,主跨米,主塔高米。

该桥主桥施工区域深入江心1米,水中承台分为6种结构类型,共计11座。其中主塔Z5#墩承台,面积平方米,接近5个标准篮球场之和,双壁钢围堰重吨,钢筋吨,混凝土立方米,分三次浇筑,单次方量近方,属于典型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现场资源调配及管控难度极大。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超前策划,精心组织,克服诸多困难,确保了承台施工顺利完成。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融入了池州地域文化特色,在主塔设计中凝炼出佛手、佛珠、佛光的理念。为呼应九华山浓厚的佛教文化,大桥设计者在主塔设计中采用白色的净瓶形索塔,塔间横向设置6道球形横梁,根黄色的斜拉索分组集聚锚固于球形横梁上。塔柱犹如菩萨合十双手,球形横梁犹如菩提佛珠,放射状集束拉索犹如万道金光闪闪的佛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气磅礴而不失优雅精巧。整体造型生动,彰显了桥梁建筑与美学、人文的融合统一。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八横”中“纵三”济祁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建成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长江两岸特别是池州、枞阳、铜陵的通行效率,对加快皖江地区整体开发开放,带动池州市、安庆市、铜陵市、合肥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秀玲吴汉文郑力铭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ly/24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