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仔细观察,再推,不要问老师对不对,大胆一点,全部推完了再和答案核对。”一遍、两遍、三遍……5月26日,在市阳光康复中心园长李华娟的鼓励和引导下,涵涵成功完成了本节个训课的学习任务。 在涵涵的康复训练管理记录本上,李华娟记录了自去年11月以来的所有教学计划和学习内容要点。“涵涵刚来的时候三周岁多,经过我们的认知语言测试,她仅有一岁多的语言水平,认知非常薄弱,语言理解很弱,几乎无沟通能力。在康复中心进行半年的训练,目前能够达到中级认知水平,水果蔬菜动物服饰等这些都已认识并能说出,语言理解有所提升,可以正常沟通互动。涵涵目前已经转介到正常幼儿园上学,定期会来康复中心做语言拓展和逻辑思维训练。” 据李华娟介绍,中心年成立,在训康复儿童入普幼、普小率较高,年至年听障、智力障碍和孤独症三类适龄儿童入普幼普小共55名。年民生工程人数达到名,其中智力康复学生44名,孤独症康复学生48名,听力康复学生23名。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对全市0-14周岁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实施救助,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统一救助标准为年度元/人。目前,我市共有四家定点康复机构,分别为池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东至县特殊教育学校、医院、池州市阳光康复中心。 在池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育专属区域,集体教学室、感统训练室、听力测试评估室等各种功能教室设置齐全,与之相匹配的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等各种训练需要的专业仪器和设备等硬件条件均超定点康复机构的标准。目前学校现有9个班级共有73名项目儿童,56名学龄段6-14周岁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同时接受康复训练。 “通过加强家校互动与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走近科技馆、博物馆、杏花村公园等,推进融合教育理念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各类专业培训,加强教师师德、康复理念等方面能力提升;采取科学分班形式,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康复教育,既享受了每天一节课的个训时间,也能随着年龄增长享受完整的义务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导处主任包红玲说道。 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民生温度。年,市残联为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救助,为98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或其他辅具。 “亮亮曾被确诊为自闭症孩子,可是他的智商却高达”,李华娟说道,“说话有障碍、语速缓慢、语音低沉、行动迟缓、不愿与人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尖叫,有时候对他人或对自己有一定的攻击性……”这是对自闭症患者的描述,亮亮也曾经如此。经过几年康复训练和融合教育,亮亮的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经中心评估,他的适应能力基本达到普通同龄儿童的水平。目前亮亮已作为普通孩子在普通小学接受教育。 今年以来,我市共完成名残疾儿童转介工作,普特融合是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使特殊教育不再“特殊”,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随班就读的良好氛围。 根据《池州市年困难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年,将为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其中省级任务名,市级扩面56名;为55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或其他辅具提供救助,其中,省级任务35名,市级扩面20名。 “来特校之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做了将近4年的康复训练,按照小时收费-元不等,来这里上学一年多了,学费全免,每年还有元的补助打到孩子的账户银行卡,每天早上免费提供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就读于市特殊教育学校培一班的学生家长娟娟说,“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我希望社会能多花一点力气,对这些星星的孩子,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多一份平等与尊重。” 本文来源:池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ly/145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