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师范学校,是安徽省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中等师范学校,始建于年,正县级建制。学校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池阳路(原九华路2号),占地面积亩,设有普师、幼师、体师、实验、美术、音乐等专业,被誉为池州市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池州师范学校与池州农业学校、池州旅游学校等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年8月,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搬迁到池州市建设西路号。从此,池州师范学校校园拆除。”以上两段话来自百度百科对池州师范学校的介绍,其中有一句介绍池州老师范说“被誉为池州市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所以笔者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所近百年历史的师范学校,即便是消失了不复存在的学校,却留下了太多人的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回忆! 师范!从这两个字笔者所能想到的关键词,便是当年的毛主席在湖南一师的恰同学少年,便是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现如今,老师范的大门、教学楼、宿舍楼早已不复存在,笔者能够找到的只有这张当年的逸夫楼照片作为开篇。 大门到逸夫楼部分老师范门口的九华路早已更名为池阳路,现在位居闹市中心的池阳路更宽更平坦了,每天车水马龙里的人可能很难想起这里曾经是一座近百年的学府吧!站在当年老师范大门的位置拍下这张照片,可能也只有马路对面的翠柏路菜市场入口没有变化!站在大门原址的位置拍向老师范的校园原址,现在已经完全变化的模样,只有左边直挺的水杉没有变化 逸夫楼原址,现在变成了停车场 当年的老师范的逸夫楼的一角,是有一个花坛,照片来源于网络 逸夫楼背后的梧桐树还在,见证着老师范的变迁到消逝。 逸夫楼旁边的艺术楼,原址上的建筑没有拆掉,但是已经在框架式结构上改造成了一家饭店 大食堂已经拆除,留下的是断壁残垣 开小灶的小食堂,房子还在,现在里面有人居住。 站在逸夫楼原址拍大食堂背后的校园,树木郁郁葱葱, 教师宿舍、女生宿舍到操场部分现在的老师范的旧址上,保留最好的建筑便是当年的教室宿舍和女生宿舍了。 这是逸夫楼正背后的教室宿舍,三个圆门进入,有一片小院落 教室宿舍左右两个围墙相互对应的圆门,属于那个年代的建筑特色 门框上的字迹 第一家教室宿舍,现在廉价的租给了务工人员居住 教室宿舍里的小院落,原本的花坛现在已经杂草丛生 一户宿舍门口的报箱和订奶箱,新安晚报的报箱字迹模糊 站在教师宿舍院子里正对的圆门看逸夫楼原址,这个角度在当年是直接面对逸夫楼背面墙壁的 另外一座圆门,走出这个圆门是98年以后新建浴室 98年以后捡起来的浴室,可惜师范人没用几年,池州师范就改制成了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所以大部分的老师范人对这里的印象并不深刻 浴室门口的花坛,现在成为了自留地 最经典的石板路,通往女生宿舍和篮球场 教室宿舍的围墙没有变化,地上的石板没有变化,旁边的树木没有变化 石板路旁边的小卖部,也是当年最经典的记忆之一, 男生从石板路尽头的球场打球后会在这里买汽水喝,当然还有香烟 因为小卖部距离女生宿舍近,为了遇见心仪的女生,也会有男生特地从小卖部门口经过。 小卖部门口的水池,除了供老板娘洗衣服洗菜,更多的记忆是男生们打球运动之后在这里洗脸。 小卖部背后的住房,是当年小卖部老板的家 走过石板路,靠近篮球场的女生宿舍,这栋宿舍是后建起来的,可能很多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会比较有记忆 新宿舍旁边的一栋女生宿舍才是当年老师范女生住的,据说当年有调皮的男生会翻过围墙到女生宿舍里去打牌 宿舍旁边的平房还在 围墙边儿树上的大喇叭广播还在 宿舍前面的公用电话亭还在,当年的同学们会拿着IC卡、卡在这里拨打电话。 新女生宿舍旁边的一小段下坡水泥路,是通向篮球场。而左边白色瓷砖根基的菜地,是当年的老师宿舍旧址,现在已经拆除。 从操场旧址回看刚刚下坡的水泥路,操场边教室宿舍的根基还在。 操场一角的亭子,下面是垃圾站,上面是玲珑有致的亭子。不过个亭子不是老师范的经典,男生宿舍后面的仙台亭则更多的承载了老师范人的记忆! 大成门的故事从大门进入靠左手边的水杉树林,中间一条林荫道还是当年的石板路。这条林荫道的右手边,便是当年老师范的音乐殿堂:声乐楼。据说这栋楼的墙壁是黑白两色像钢琴的琴键一样,充满着浪漫的气息! 而今,这栋诗情画意的教学楼已经不复存在,同时消失的还有当年的大成门、泮月池、状元桥。从这些消失了的建筑名称上看,足以窥见老师范作为百年学府,是既具有沉淀的历史底蕴的! 当年的状元桥,桥的下面便是种满荷花的泮月池,也有老师范的同学回忆说,那个时候池子里有很多天然的龙虾。过了状元桥,正对面便是大成门.(图片由老师范的同学提供) 当年的大成门,从外观上看其实就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但是却很有来头的。一位老师范人和笔者介绍说,当年上学的时候就听闻这栋楼的楼上的房间里有很多古老的物件儿的,在师范读书三年,即便每天都会从楼下的过道经过,但是从来没有上到二楼一窥究竟,因为根本没有楼梯上去。(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当年在这栋两层小楼上的标志牌,显示大成门始建于乾隆年间,也算是老师范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标志之一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年的状元桥和泮月池的原址已经重新建成了一座新的拱桥,直接通往博物馆。 21世纪初期的拆建之前的泮月池的一塘荷花(照片来源于网络) 站在新建的“状元桥”上看向当年的声乐教学楼,现在已经是新建了一栋古香古色的楼台了。 站在新建的状元桥上望向曾经的大成门方向,现在已经新建成博物馆的大门和牌坊,而当年的老师范,从这里穿过大成门,便是老师范的图书馆和教室宿舍,而现在则建成了博物馆。 只有博物馆内的折扣古井和茂盛的梧桐树还是当年的模样。 男生宿舍和仙台亭的故事这是老师范的男生宿舍旧址,现在在原来的地基上建成了档案局。 当年的男生宿舍是片大大的一层瓦房的四合院,因为地势较高,周边又没有其他高层建筑的当年,男生们则会在远在里的自来水龙头下打着水仗露天洗澡。 也因为只有一层楼,于是在梅雨季节也会经常受潮,还会有蜈蚣出没,即便那样,在那样的岁月里,男生宿舍里的快乐时光仍然是太多人无法忘怀的。 男生宿舍旧址门口右前方的几棵树,博物馆的建设还算完好的保留着当年的树木,不知道这些树木是否能让当年的老师范人找到记忆呢? 走过男生宿舍旧址,沿着当年小路的方向前往仙台亭。从这个角度看男生宿舍的旧址,当年四合院的地基貌似还在,房子背后的梧桐树应该也还是当年的样子。 沿着小道走过男生宿舍便是老师范里最著名的仙台亭了,仙台山上的石板路还是当年的样子,因为新的绿化建设,这里更加整洁了。 仙台亭,笔者无法查阅到它的渊源资料。只从老师范同学那里听闻到这个亭子的故事, 比如,因为距离男生宿舍较近,便成为抽烟吹牛扯淡的最佳场所;更因为在仙台山上,四周郁郁葱葱,风景优美,因此便成为许许多多恋人们约会的胜地…… 当年的仙台亭一点都没有变化,包括这三个字,还有斑驳的红漆。 上亭子的台阶,共四级。据说太多的师范同学在毕业之季,在这个位置拍照留念。这里也成为老师范人留影的首选地。 仙台亭旁边的大树,年复一年的生长着,不知是该说亭子装点着仙台山,还是这些树木陪伴着仙台亭了! 这是笔者在老师范的逸夫楼背后的梧桐树林里拍到的一颗参天的梧桐树,枝叶茂盛,就像当年的老师范人如今散落在每一个角落有着自己的贡献;树干斑驳,就像岁月沧桑里的老师范,校址不在,但属于老师范人的记忆,却是永恒!最后想用池州师范的校歌来结束本篇:九子嶙峋,江流浩淼,池阳古郡名村。 巍峨校舍傍城烟,湖光山色, 书声琴韵,暮霭朝暾。 一堂讲习乐无垠, 好身手,惯苦辛,献身教育为人民。 凯歌高唱国魂新,意与吾校万年春。 来源/池州人网作者/97年夏天 监制/平天春涨编辑/白浦荷风 池州人网传媒66←长按复制20万池州人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