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凝聚力,推行组织联建、区域共建,服务联动、责任共担,活动联办、资源共享,机制联商、难题共解模式,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池州市城市社区十大党建品牌大赛。池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铸牢“主心骨”提升组织力 面对城市区域内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增加的问题,池州市着眼夯实战斗堡垒、建强组织体系,确保城市基层治理蹄疾步稳。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拎住“纲”。池州市出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意见,统筹制定加强国企、学校、医院、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架起城市基层党建“四梁八柱”;实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类编制街道、社区、机关、学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引。 二是扩大组织覆盖,筑牢“基”。池州市聚焦城市领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等薄弱点,统筹推进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先后成立律师、互联网、旅游、物业服务等10个行业党委,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入实施“红色引领”工程,推进“三个一”计划,打造“红色引领”示范园区3个、示范街(商圈)3个、示范点10个,以点带面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三是优化队伍建设,强好“核”。池州市选优配强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组织员、组织干事,明确街道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不少于3名,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 城北社区党委联合武警池州支队在端午节开展军民联谊活动。池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强化“主引擎”提升引领力 面对基层干部少群众多、资源少事务多的问题,池州市着眼做强、做优、做实城市基层党组织,深化改革创新,围绕发展大局抓服务。 一是以街道党组织扩权赋能强化龙头作用。池州市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赋予街道党工委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街道规划参与权、街道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等5项权力,提高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 二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减负增效提升堡垒战力。池州市健全与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明确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等任务,上级职能部门一般不对街道进行直接考核,确需开展的一事一报批;完善社区工作“三项清单”,明确29项依法履职事项、50项协助工作事项、29项盖章证明事项,实现事务“大瘦身”。 三是以推进各类党组织融合共建激发“协同”效应。池州市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设,统筹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资源使用,各行业系统部门定期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沟通会商、共同解决问题。 东湖路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开展“爱心义剪”活动。池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瞄准“主攻点”提升服务力 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矛盾,池州市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做实服务。 一是建强阵地优化服务。池州市制定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场所建设规范手册》,7个街道和77个城市社区按照“六有”标准建成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依托楼宇、园区、商圈、市场或较大的企业,进一步集约区域资源,推动服务窗口下移,探索“社区商圈”“社区楼宇”“社区市场”等模式,建设特色鲜明、功能聚焦的区域性党群活动中心。 二是织密网格细化服务。池州根据地域、居民、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网格,社区常住在册党员、机关住在社区党员纳入网格管理,构建起“党委(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党组织体系。 三是党员示范强化服务。全市实施“五彩阳光·爱满池城”志愿服务工程,建立“双联系双报到”制度,通过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岗,参与社区“清白行动”“结对帮扶”“主题志愿”“特色服务”“关爱行动”等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 四是品牌创建深化服务。我们围绕“一社一品”,举办城市社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全市涌现“家门口的党员议事室”“春暖童心·阳光九华”“清水芙蓉”等20个社区党建品牌;围绕智慧党建,整合各级党建、政务信息平台,建立池州先锋云平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秋江社区党委暑期组织党员辅导留守儿童作业。池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激活“主旋律”提升凝聚力 面对各街道、社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作用发挥参差不齐现状,池州市坚持城市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分类管理、一体推进。 一是党建评议管理强统筹。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城市基层党建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建立领导干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到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蹲点指导、收集社情民意。 二是党组织分类管理争示范。实施ABC分类管理,围绕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五个方面,将全市77个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分为A(双强型)、B(达标型)、C(后进型)三类,实施差异化管理,推动先进争示范、中间争晋位、后进争转化。 三是党员积分管理激活力。推行城市社区党员积分制精细化管理,明确积分管理对象、积分项目内容等,从政治思想、组织生活、遵规守纪、作用发挥等方面量化权重,科学设置基础分值、规范设置加减分项,每季度公开党员积分,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 (作者系安徽省池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张杰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jj/125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