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要抓紧找女朋友……你什么时候回家呀?”、“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父母的唠叨、孩子的念叨,是外出务工人员深深的牵挂。在池州,有这样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工作在工地上,生活在工地上,为海绵城市建设而忙碌,时常一待就是大半年不回家,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假日都工作在一线。 代宋琴:让家乡的朋友替我买月饼送给二老 代宋琴是湖北孝感人,今年26岁,大学毕业几年,他从武汉转到济南,再回武汉,而后转到池州。辗转几个城市的他,现在是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物资材料管理员。4月份来到池州后,他一直在为池州市海绵城市棚改基础设施PPP项目忙碌。 因为材料员工作繁琐,耗时多,代宋琴白天到施工现场跟踪物资材料的使用情况,实时调配物资。夜里又被运输货物吵醒,从宿舍赶到站点去核实货物质量、数量等信息,从晚上的10点、11点到凌晨2点,或是早晨6点太阳出来了,他才结束盘点活。 4月份以来,代宋琴参与了城区长江南路、杜坞路、牧之路等城市道路的改造建设工程,由于主干道建设工期紧,工地上基本是歇人不歇机器,而代宋琴更是连轴转。 “来池州半年了,我都没到城市里转过,我在池州走过最远的距离,应该就是从宿舍到牧之路12公里的距离。”代宋琴笑话自己,不知道城区到底“长啥样”,“不过,池州的绿化、生态环境挺不错。” 眼下要过中秋节了,代宋琴又半年没回家了,他和老家的朋友已经联系好,让朋友买点月饼、营养品,代替他回家看望下家中二老。“平时工作忙,没感觉,可到了节日,就想回家,想念家里的热干面。”代宋琴说没时间回家陪父母过节,他很过意不去,但父母对此还是比较理解的,只是老爱唠叨,“怎么还不找女朋友呀?” 代宋琴(左)和朱正节(右)写下给家人的节日祝福。 朱正节:老婆和孩子准备来工地一起过节 初见朱正节,第一反应,黑。问他为什么这么黑?他笑呵呵说,“晒得,估计小时候白过,后来就一直是黑黑的一条汉子”。黑黑的肤色,也让年出生的朱正节,显得更加成熟。“刮风、下雨、大太阳都在工地上,黑是正常,经常嗓子都喊哑,说不出声。”朱正节是池州市海绵城市棚改基础设施PPP项目经理部一个施工队的队长,今年2月3日,他从江对面的老家——安庆望江来池州上班后,就一直没时间回过家。 作为一名施工队队长,朱正节要在一线协调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机械手、务工人员等七八十人的工作。工地上噪音大,他就纯靠嗓子吼,说起工作,他总是面带笑容,充满激情,那小小的身板仿佛蕴藏着巨大能量。“工作累、苦,可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会很有动力。”朱正节手机屏保是老婆和儿子的照片,他一提起家人就露出更加灿烂的笑容。 白天工作忙顾不上家里人,晚上一有空闲,朱正节会和老婆、孩子、母亲视频,问问近况,“儿子老是问我怎么还不回来?”朱正节说,说了几次有时间就回,可一直没空过,偶然老婆放假了,会带孩子来工地看他。可就算来工地,他也没时间陪儿子玩,大多是吃饭时间见见。 国庆节、中秋节马上要到了,朱正节负责的滨河东路、永明西路、沿江路新建段等工程任务还很重,放假仍然要坚守在工地。不过他和老婆商量好了,“她带着孩子来工地看我,我们一起过节。”说到这,朱正节开心笑了。 记者了解到,池州市海绵城市棚改基础设施PPP项目经理部有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多人,他们来自陕西、湖北、河南、黑龙江等全国各地,这个国庆、中秋假日,他们中大部分人过节不回家,坚守岗位。而整个池州市还有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忙碌,不回家过节,在池州和工友、队友、同事一起过节、工作。 来源:池州日报记者冷静俏 编审:刘方婷潘欢欢 推荐阅读 人脸抓拍+路口大屏曝光!下月起,城区严查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闯红灯行为! 共享电单车落地池州!1元可骑15分钟,来看看怎么使用 重磅!咱池州人在这两个网点ATM机取款可以“刷脸”了! 华龙洞陈列馆还原史前“东至人”生活场景…… 团队说了 一个 小编工资涨3角! 赞赏 长按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