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安徽

池州傩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以傩舞、傩仪和傩戏为表演内容,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一种祭祀性戏曲活动。池州傩是我国现存较为古老完整的古戏曲,被学术界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地处古代吴楚之交的池州因当今傩戏活动依然繁盛而被文化部授名“中国傩戏之乡”。

由于宗族的封闭性、保守性和生产方式的落后性,使池州傩得以藏在宗族,藏在深山,藏在民间,千百年来,搬演不坠,年5月池州傩被国家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庙

人潮滾滾观庙会

池州傩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唐以前属于早期傩文化阶段,这一阶段有傩舞、傩仪而无傩戏;唐宋元时期,随着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池州傩逐渐与戏曲文化相结合,傩戏开始形成,池州傩的三段体也因此大体形成;明清时期,随着池州宗族的不断壮大,宗族文化的兴盛,池州傩戏日益走向成熟,它与地方文化、宗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相渗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典型的地方戏曲文化,傩舞、傩仪、傩戏三段体也得以完备和传承。

池州傩的这种三段体结构从类型学意义上来看,三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的渗透性,三者分别有特定的世俗宗教文化功能。

傩戏之乡姚街

傩舞“踩地马”

傩舞是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原始准宗教巫文化。在甲骨文中,巫、舞二字不论是发音还是字形字义,都非常近似。春秋前后,巫舞与傩祭结合,产生了傩舞。正如王国维所提出的“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

傩舞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在严酷的现实社会和大自然中,面对人造出来的鬼神,人们以装身护面手段,扮成比鬼疫更威猛、凶厉的战将操兵器,配合善神,手舞足蹈向鬼疫宣战。奔波于神人之间的巫师,无疑要有娴熟的歌舞才能娱神,因而傩舞便应运而生了。

摆放面具的龙亭

因此,傩舞发轫的初衷是驱邪逐疬、祈求风调雨顺、祈盼平安吉祥。另一方面,傩舞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与当地生活习俗、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不断相融合,并赋予其以民间神话、传说和民间舞蹈乃至其他娱乐行为的动作,扩充、丰富、美化了原本只是逐疫的单调动作,逐渐衍变成一种具有在各自区域、并有各自风格和各自特点的仪式性舞蹈。

著名傩文化研究专家曲六乙就指出,它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的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

傩面具摆位

池州傩舞《舞回回》

池州各宗族氏族的傩舞均戴面具表演,用锣鼓伴奏,无伴唱,各宗族氏族的舞目、演出次序、演出场地、出场人数、舞蹈动作等各有不同。

池州傩舞的演出形式基本有三种类型:一是将舞蹈置于傩戏演出的前后,形成傩舞——傩戏——傩舞的结构,如殷村姚;一是不演出傩戏,只有傩舞和傩仪,如老屋唐;一是只在祭祀时在社坛作仪式性跳傩表演,然后把面具供奉于祠堂,舞蹈以娱人为目的,如徐村柯。

太和章傩舞“胡饮酒”

当下,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回归自然,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成为城乡人们共同向往的目标。池州傩舞作为原汁原味的舞蹈,既是地域特色的艺术遗产也是响亮的文化名片,自然而然的愈发引起人们的







































中科国庆助力白癜风康复
山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izhoushizx.com/czsdl/20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