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可治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⑴,路上行人欲断魂⑵。 借问酒家何处有⑶?牧童遥指杏花村。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哀伤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清明时天上飘着纷纷细雨,路上的行人个个像要断了魂一样,请问当地哪里有酒家,牧童笑而不答,伸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没用,诗人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为读者开辟出想象的余地。这首诗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却非常自如、毫无造作地将清明节中,春雨的意境、行人的心情、问路的瞬间、酒家的场景含蓄的表现出来。诗人采用了最普通的顺序写法,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到达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留有余韵,耐人寻味。 杜牧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人称“小杜”,区别于"大杜“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他家世显赫,是宰相杜佑之孙。深受集史学家与高官于一身的祖父影响,杜牧对于经世致用的学问及实践都怀有旺盛的企图心。所以,他的作品兼具了理想主义与务实精神。杜牧的诗,具有俊爽的风格,他擅长以直达的语言、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他对生活美的敏锐感觉。他总能从日常的景色中发现独特的美,并找到某一种与意境最相和谐的情调,通过画面巧妙组织表现出来。 当年牧童随意一指,肯定没有想到会给后人留下一个说不清的官司。这如诗如画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历史长流,仍然莫衷一是,说法很多。现代比较知名的争议,便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和安徽池州杏花村景区长达9年的商标诉讼。直到年终审,杏花村一分为二,“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茅舍酒肆,毫无名气。正是杜牧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才使它名扬天下。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杏花村,杏树成林、酒店如市、沽酒者如织。村中最知名的是黄广润酿造的黄公酒,醇香的黄公酒,除了酿酒的手艺,还与店内井中甘甜的泉水密不可分。现在,这口千年古井,保存在一期古井文化区内。 经历了千年风雨的杏花村,盛名一直不减,年,古老的杏花村开启了村庄复建,著名景点有:六朝长廊、怀杜轩、郎遂故居、鱼龙桥、古戏台、青莲馆、民俗村、窥园、鱼歌埠、望华亭、昭明堂、醉仙湖等,千年诗村特有的诗与酒文化,吸引着渴望感受历史的人们。 六朝长廊 怀杜轩 窥园 鱼歌埠 醉仙湖 感谢阅读,
|